比较利弊大小 权衡得失轻重

原文:计得地与宝,而不计失诸候;计得财委,而不计失百姓;计见亲而不计见弃。三者之属一,足以削,遍而有者亡矣。
出处:《管子·中匡》
译文:只考虑取得土地与宝物而不考虑是否因此而得罪诸侯国;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是否因此而失去百姓;只考虑被亲幸而不考虑被抛弃。这三条有了一条,就足以削弱国家;全都有的,就灭亡了。
计:算计,谋划。
失:失去,得罪。
委:积,聚积。
见亲:被亲幸。见,被。
削:削弱。
遍:全,都。

原文:良医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于成败之事,利则行之,害则舍之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译文:出色的医生知道病人的生与死,英明的君主明了事业的成与败,有利就实行,有害就舍弃。

原文:无以小害大,无以贱害贵。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》
译文:不要因为小的事情妨害了大的事情,不要因为不重要的东西而妨害了重要的东西。
无:通“毋”,不要。
贱:不重要。
贵:重要。

原文:为之无益于成也,求之无益于得也,忧戚之无益于几也,则广焉能弃之矣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
译文:对于那些做了也无益于事情的成功,追求也无益于事情的实际效果,忧虑也无益于解决问题的事,那么就应当远远地将它抛弃掉。
为:做。
几:同“机”,事务,问题。
广:读为“旷”,远。

原文:全则必缺,极则必反,盈则必亏。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,故择物,当而处之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博志》
译文:完美就会转向缺损,极端就会走向反面,满盈就会转向欠缺。先王知道不能两方面同时发展壮大,所以对于事物要加以选择,适宜做的才做。意思是,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能同时得以发展,所以做事不能要求十全十美,只能权衡利弊,择一而从。
两大:两方面同时得以发展壮大。
亏:欠缺。
当(dàng):适宜。

原文:今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所用量,所要轻也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
译文:假如有这样一个人,用随侯之珠去弹千仞高的飞鸟,世人肯定会嘲笑他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所耗费的太贵重,所追求的太轻微了。说明做事要权衡得失利弊,不要得不偿失。随侯之珠:相传随侯见一条大蛇伤断,便给它敷药,后来大蛇从江中衔来一颗明珠来报答他,后人称这颗明珠叫“随侯之珠”。
随:汉东之国,姬姓。
仞:古代长度单位,各朝代不一,有八尺、七尺,还有五尺六寸。

原文:不去小利,则大利不得;不去小忠,则大忠不至。故小利,大利之残也;小忠,大忠之贼也。圣人去小取大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
译文:不抛弃小利,大利就不能得到;不抛弃小忠,大忠就不能实现。所以说,小利是大利的祸害,小忠是大忠的祸害。圣人抛弃小者,选取大者。
残:与下文“贼”都是害的意思。

原文:小快害义,小慧客道,小辩客治,苛削伤德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泰族》
译文:在小事上逞一时之快就会伤害大的原则,耍弄小聪明就会危害治国大道,计较小事就会有害于大治,过分苛刻就会伤害大德。
义:原则。
小快:在小事上逞一时之快。
小慧:小聪明。
辩:辩论,引申为计较。
苛削:苛刻。

原文:逐鹿者不顾兔,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》
译文:追赶野鹿的猎手,是不会顾及兔子那样的小猎物的;决意成交价值干金的货物的人,是不会在一铢一两的价格上计较不休的。喻做大事时就不要在细微末节上纠缠,以免因小失大。
决:决意,一定。
铢(zhū):古代重量单位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

原文:举大事不细谨,盛德不辞让。
出处: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
译文: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,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。
细谨:拘于细节。
盛:高尚。
辞让:推托不前。

原文:贵轻重,慎权衡。
出处: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
译文:重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,审慎地权衡得失利弊。
贵:重视。

原文:顾小而忘大,后必有害。
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译文:凡事只顾细节而忘记大局,后来必定有祸害。

原文:欲思其利,必虑其害;欲思其成,必虑其败。
出处:三国·蜀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思虑》
译文:要想得到好处,一定要考虑一下可能出现的害处;要想办成一件事,一定要考虑一下可能造成的失败。说明作计划,办事情,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利的方面。

原文: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
译文:注引不能为了贪图虚名而招致实际祸害。
处:处于,引申为招致。

原文:千钧之弩,不为鼷鼠发机;万石之钟,不以莛撞起音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袭传》
译文:有千钧之力的弓弩,决不会为了射击小老鼠而开动弩机;万石之重的大钟,不会因为小草茎的撞击而发声。
千钧:约数,极言其重,这里形容弓弩的强劲。钧,古代重量单位,重三十斤。
鼷(xī)鼠: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最小的老鼠。
机:这里指弓弩的扳机。
万石(dàn):形容极重。石,古代重量单位,一百二十斤为石。
莛(tíng):草茎。

原文:小利大利之贼,小大祸之津。北齐刘昼
出处:《刘子·贪爱》
译文:小便宜是大利益的祸害,贪图小惠是大祸到来的桥梁。意谓不能因小利而误大事。
小(lìn):贪占小利。
津:渡口,此处指津梁、桥梁。

原文:进有退之义,存有亡之机,得有丧之理。
出处:唐代吴兢《贞观政要·征伐》
译文:进中包含着退的含义,存中包含着亡的可能,得中包含着丧的道理。
机:机会,可能。

原文:恤小害则大害不去,爱小利则大利不成也,弃小而职大耳。
出处:唐代白居易《白氏长庆集》卷四六《策林·议罢漕运可否》
译文:只顾虑小的害处,那么大的害处就不能消除;只贪图小的便宜,那么大的利益就难以成就,应该是舍弃小害小利而从事于除大害得大利。
恤:顾虑。
职:执掌,从事。

原文:狃于利而必为者,害至而不思;惩于害而必不为者,利必有所遗。
出处:宋代杨万里《论兵下》
译文:贪图好处而一心去做,灾祸发生了也没有思考过;苦于受灾祸惩罚而决心什么也不干,连好处也会一同失掉。说明做事不可只想好处不想害处,也不可只想害处不想好处。
狃(niǔ):贪恋。
惩:苦于。
遗:失。

原文:见小利不动,见小患不避,小利小患,不足以辱吾技也,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。
出处:宋代苏洵《心术》
译文:见到小的利益不行动,遇到小的灾祸不退避,因为小的利益和小的灾祸是不值得耗费我的本事的。这样,才有可能承受大的利益,应付大的灾祸。
辱:辱没,有白费的意思。
支:应付,承受。
患:忧患,灾祸。

原文:善为天下者,计大而不计小,务德而不务刑,据安恋危,值利思害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陈子昂传》
译文:善于治理国家的人,应该是谋划大事而不考虑细微末节,致力于德政而不致力于刑罚,处在平安的环境中想着可能出现的危险,当遇到有利可图时要想到其是否会因此而受害。
为:治理。
计:盘算,谋划。
务:致力于。
据:通“居”,处。

原文:小人有欲,轻虑浅谋,徒见其利,不顾其害,难必不久矣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周纪四》
译文:小人有了欲望,考虑、谋划时总是很轻率肤浅,只看到它的好处,不顾其害处,这样,灾难一定很快就来到了。
欲:打算,计划。
徒:只,仅。
难:灾难,祸患。

原文:大害处有小利为之媒,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。
出处:明代庄元臣《叔苴子内篇》卷一
译文:大的祸害一定有微小的好处替它作媒介,大的好处一定会有微小的祸害替它作先导。说明有害必有利,有利必有害,应当比较利与害孰小孰大,然后决定取舍。
媒:媒介。
倪:头绪,此处指开端,先导。

原文:不安于小成,然后足以成大器;不诱于小利,然后可以立远功。怡怡自喜,奕奕自炫者,竖子之雄,非豪杰之士也。
出处:明代方孝孺《曾林公辅序》
译文:不满足于小的成功,才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;不被微小的利益所诱惑,才可能建树远大的功业。小有成绩就自我陶醉,洋洋得意的人,只不过是没有见识的小孩子中的强者,并不是真正的杰出人物。
怡怡:心花怒放的样子。
奕奕:神采焕发,这里指洋洋得意。
炫(xuàn):炫耀。
竖子:孩童。

原文:事无全利,亦无全害
出处: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
译文:事情没有全是有利的,也没有全是有害的。意谓考虑问题不能绝对化,不能走极端。

原文:利一而害百,君子不趋其利;害一而利百,君子不辞其害。
出处:清代陈确《莽书·深葬说下》
译文:只有一个好处而却有上百个害处,君子不求取这样的好处;只有一个害处而却有上百个好处,君子不推辞这样的害处。即“两利相权取其重,两害相权取其轻”之意。
趋:趋就,求取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斑斓网站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gb.net/compare-the-advantages-and-disadvantages-of-size-weigh-the-gain-and-loss-severity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加油
    加油 2012 年 04 月 03 日 上午 11:22

    看完之后,确实有所收获,继续加油~

  • xiduoduo
    xiduoduo 2012 年 04 月 07 日 下午 10:54

    不能为了看而看,要从中学习经验,呵

  • 广东
    广东 2012 年 04 月 08 日 上午 3:44

    来看看你的博客,有空也去我那看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