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中要比较的其实并不是 MKV、MP4、RMVB。这些只是封装格式。比较画质其实是比较视频编码,也就是 MKV、MP4 中常见的 H.264 和 RMVB 中的 RV40 (RealVideo 的最高版本编码)。
(以下 A/B 表达方式指的是 B 容器格式中的 A 视频编码)
在 H.264/MP4 出现之前,广泛使用的 DivX/AVI 压缩比并不高。在国内网络视频兴起的时候,绝大部分网民的带宽很低( 大部分小于1Mbps。现在带宽提高了不少,基本都在10Mbps以上了)。因此网络视频的文件尺寸异常重要。在提供可以接受的画质条件下,RV40/RMVB 要比 DivX/AVI 来的好。一部时长两个小时、分辨率约 720×480 的 RMVB 电影通常可以在画质不至于太糟糕的情况下压缩到 400MB 以下。于是在各大视频组就出现了基于 RMVB 的各种成熟的工具和流程,可以很方便的从片源转码到 RMVB,中间同时完成硬烧字幕、广告等功能。为什么要硬烧(不可逆)?因为:1)普通用户不同操心软字幕的编码、播放问题。拜 Windows 所赐,跨语言通用的 UTF-8 编码文本字幕在中文圈子里很少。2) 硬烧的视频组、字幕组广告无法消除,有效防止其他人『盗用』(都是盗版,墨迹个啥……)自己组编码、翻译的视频。
H.264/MP4 出现后,国外工业界基本就统一到了这个格式上了。Flash 的兴起也让 Real 没落了。国外的 BT 站现在根本找不到 RMVB 视频。一般就低画质、小尺寸的 Xvid/AVI 和高画质、大尺寸的 H.264/MP4 或 H.264/MKV。发达国家的家用带宽现在很不错了,10~100Mbps 都有。高带宽的连接让用户可以下载体积在 5GB 以上的 1080p 或 720p H.264/MP4 视频。这样的划分形成了个误区,让很多『不明真相的群众』认为 MP4、MKV 臃肿。其实 H.264 也可以做低画质、小尺寸的视频,而且效果至少和 RMVB 的低码率相当(如果不是更好的话)。而且因为 H.264 成为工业标准,近年来兴起的移动设备上通常有硬件解码芯片,可以低功耗的播放 H.264/MP4 视频。新的桌面系统如 Windows 7、Mac OS X 现在也都自带 H.264/MP4 解码能力,无须额外安装解码器。因此无论从任何方面讲,现在的视频组都应该着手向 H.264/MP4 过渡(虽然 MKV 容器很灵活,但 H.264/MKV 不是工业标准,在移动设备上会有问题)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为何国内的视频站还抱着 RMVB 不放呢?一个原因是之前形成的那个误区,用户认为 H.264/MP4 的尺寸太大。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相应的工具、流程还没有完善。H.264 的压缩很慢,即便在新机器上,速度也很难接受。视频组每天要应对大量的转码任务,而且要为抢先发布争分夺秒。缓慢的压缩过程降低了视频组的吞吐量和时效性。这个问题随着 Intel 开发的 QuickSync 技术的普及(Sandy Bridge 架构 CPU 开始搭载)会慢慢解决。如果转码软件支持,QuickSync 可以高速(两倍)的进行 H.264 视频转码。此外,H.264 的硬烧字幕、广告、剪辑工具目前还没有完善(起码还没有盗版到,因而在国内无法普及)。等工具和流程的问题解决了,RMVB 就可以寿终正寝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斑斓网站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gb.net/mp4-puji-mkv-mp4-rmvb.html